
近日,山東天合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多參數水質監測站技術交流會在濰坊舉行,會上眾多業內人士和客戶朋友到達了現場,經過了解,大家對該款產品給與了高度肯定和充分認可。多參數水質監測站將進一步提升預測預警能力,為智慧水務建設提供更全面的數據賦能。例如,通過5G回傳檢測數據,AI算法預測水質變化趨勢,準確率超85%;數據自動同步至“城市大腦",支撐跨部門協同治理。多參數同步監測實時獲取多項水質數據,避免傳統檢測的滯后性。高精度與穩定性采用高精度傳感器,確保數據可靠性。遠程監控與智能分析數據自動上傳,AI算法預測水質變化趨勢,提供決策支持。低維護需求具備自清潔、自動校準功能,降低運維成本。據實際需求選擇常用功能的高性價比產品,避免貪多貪全。例如,具備光學模塊、電導模塊、測定誤差模塊3個測量模塊的儀器可實現COD、氨氮、總磷、總氮等項目的檢測。優先選擇具備開機自檢、智能判別終點、自動溫度補償、自動標定等功能的儀器,提高工作效率。擇具備大容量數據存儲、便捷數據查看與管理功能,并配備標準通訊接口(如RS-232、USB)的儀器。根據使用場景選擇具備防水防塵、斷電保護等功能的儀器,確保安全性。

會上,天合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于經理介紹道:“多參數水質監測站是一種集成多種水質傳感器的智能化監測系統,能夠實時、同步監測水體中的多項關鍵指標(如pH值、溶解氧、電導率、濁度、氨氮、總磷、總氮等),為水資源管理、污染防控和生態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多參數同步監測,避免傳統檢測的滯后性,實現水質數據的全面性和實時性。
核心功能與技術原理
監測參數基礎參數溫度、pH值、溶解氧、電導率、濁度,通過高精度傳感器實現快速檢測(如溶解氧采用熒光壽命法,精度達±2%;pH值誤差控制在±0.1pH)。污染物指標氨氮(離子選擇電極法)、化學需氧量(COD,UV254吸收法)、懸浮物等,實時反映水體污染程度,支持污染溯源。支持余氯、臭氧、重金屬(如鉛、鎘、鉻)等選配模塊,滿足個性化需求。技術架構硬件部分傳感器陣列集成多類型傳感器,支持螺紋或緊配固定,適應不同水體環境。數據采集與傳輸采用PLC或工業級微控制器,通過RS485、GPRS/4G、LoRa等方式實現數據遠程上傳,支持TCP、HTTP等多協議轉發。輔助保障包含供電模塊(防雷、后備電源)、自動清洗裝置(定時清除管路污垢)及溫濕度控制模塊,確保設備全年穩定運行。軟件部分云平臺支持數據存儲、分析與管理,存儲容量可達2G,支持U盤導出。可視化界面Web端、手機APP及本地觸摸屏(7寸觸控屏或安卓擴展屏)實時展示數據及歷史趨勢。預警系統超標自動報警,通過郵件、短信、APP推送預警信息至管理人員。
典型應用場景
飲用水安全保障在自來水廠、輸水管網及二次供水環節實時監測濁度、余氯等指標,確保“龍頭水"達標。市環保局配備20臺便攜式多參數水質檢測儀后,河道污染溯源效率提升70%,全年預警藻類爆發事件12次。污染源監管對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放口進行24小時監控,數據直接對接環保部門監管平臺,助力執法溯源。長三角某工業園區應用后,非法排污查處率提升45%。水生態保護應用于河流、湖泊等地表水監測,通過溶解氧、氨氮等參數變化趨勢分析,評估水體自凈能力及生態健康狀態。廣東對蝦養殖戶應用后,畝產提升25%,年增收12萬元。農業與水利工程監測農田灌溉水源水質,確保灌溉水質符合要求;結合GIS地圖繪制農田退水污染熱力圖,指導生態溝渠建設。監測水庫、堤壩、水閘等水利設施的水質狀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工程安全運行。應急監測與科研支持化工泄漏處置中,快速劃定污染范圍,減少應急處置耗時;洪澇災害后篩查水體微生物、重金屬污染,保障災民飲水安全。助力發表SCI論文23篇,涉及高原湖泊生態演變研究。"
此次交流會取得了圓滿成功。也歡迎廣大有此需求的客戶前來。
技術支持:儀表網 管理登陸 sitemap.xml